影响我的十本书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风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旗帜鲜明。《反对自由主义》、《反对党八股》、《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所有的观点都直接写在文章的“脸上”。只有旗帜鲜明才能脉络清晰,多读《毛选》能够增强把复杂道理讲清楚的能力,即抓住要害的能力。

  《鲁迅选集》。鲁迅任何时候都站在别人的对立面上。他的讽刺、愤怒、藐视时时提醒大众不要轻信,保持怀疑。

  《瞧!这个人》。当尼采自问“我为什么这么聪明?我为什么这么智慧?我为什么能写出这本好书》的时候,让我真正感到了什么叫做自信。尼采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发现真理的一刹那是他最幸福的时刻,也是他最痛苦的时候,当他认为“这”是真理的那一刻,他就在强迫自己认定它是谬误,同时,强迫自己立即再次踏上超越自己的征程,从不允许自己做片刻的休息,所以最后他疯了。他疯得让人敬重。

  《茨威格选集》。谁要是苦于自己的文章写不长,谁就应该读读茨威格。在茨威格认为重要的细节或者观点上,茨威格比任何人花得笔墨都多,在别人三笔两笔写完的情况下,茨威格能写出一万笔。而在他认为没有价值的问题,他不会浪费一个字。《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个小时》和《与魔鬼做斗争》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另外,每一个做记者的人都应该看看他的特写《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词语》。萨特这本只写到10岁的自传,没有爱情故事,没有政治的权谋,只道出对人生的怀疑,就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兴趣。在这本书中萨特没有讲“他人即地狱”,但他却说出了一个更耸人听闻的事实棗“人生即词语”。当他4岁时候,欢呼着投进祖父怀抱的时刻,他觉得他这样做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幸福,而是为了成全“家庭和睦”这四个字,他觉得他的祖父也只是为了成全“和蔼可亲”四个字,才张开双臂把他拢在怀里。或许他们都是不自觉的,他们也不想不真实,但事实就是很多人在为自己的“镜像”活着,或者为一个词语活着。这本书是萨特最找不着精神依托的时候写的。这本书时常让我思考“理想”和“词语”的区别在哪里?

  《百年孤独》。百年孤独开篇第一句话让中国的小说作家们至少学了三年。“多年以后,当少尉面对行刑队的时候,他想起了很多年之前,他父亲带他去街上看冰的情景。”这个句子首先把时间推向未来,然后,又把时间“摇向”从前,这种大幅度的时间“轮回”产生很有意味的形式,产生了历史感和诗意。文章中如果缺乏历史感或者诗意可以试着加些时间的调料。

  《老人与海》。这是一本男人写的书,这是一本体现力量的书。这本书消灭了形容词的脂粉气,将动词的力量凸现了出来。

  《凡高传》。如果你没有激情,你就应该看看欧文斯著的这本世界第一传记。凡高学画的过程写出了埋藏在每个人心底的进步渴望。

  《北岛诗选》。“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每当我受到不公正待遇,我都去读北岛。沉浸在北岛英雄主义的句子里,会觉得自己的遭遇渺小的不值一提。

  《活着》。余华是当代最有才华的汉语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