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英雄——影响中关村的50个人

周伟学习

周伟昆,1946年生于湖南。毕业于香港大学。

1968年,作为数据中心服务部门的程序培训生在香港加入IBM,而后屡获擢升,历任 市场和管理方面的多项职务,包括服务、系统工程、销售与市场及人力资源等。

1984年8月,周伟昆先生被任命为东京IBM亚太区总部集团领导的行政助理。

1985年8月,周先生被任命为IBM香港的业务总监,负责公司在香港的所有市场和行政业 务。

1988年,周先生出任IBM台湾公司总经理。在担任这一职务期间,他于1990年入选“台 湾杰出商业人士”。

1993年1月,周先生被任命为IBM澳大利亚公司服务部副总裁,并从1994年1月起担任IBM PC公司南亚太区总经理,负责IBM亚太地区除日本以外的PC业务。

1995年7月,周先生被任命为IBM中国公司总经理,并于1995年9月出任IBM大中华地区董 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至今。

  在IT行业平均1.2年更换一次工作的大背景下,周伟昆从业29年,在IBM干了29年,实属不易。之所以能在IBM待这么久,最重要的原因是,周伟昆认为,在IBM总有新的东西要学 ,总能学到新的东西,在学到新东西的同时,又树立了自信。

  “第一个10年,什么都学,不断地充实自己;第二个10年,学管理,现在是实践所学的管理。”就在这学习和实践之间,周伟昆很快花掉了29年。

  从今天年轻人的眼光看,漫漫20年的学习过程,未免长久得有些不可思议。在这个许多 年青人急于跳过学习过程直接创业的时代里,了解一下周伟昆29年的所为,或许能让我们静 下心来,扪心自问是不是太心急了一些。

程序员是很开心的工作

  周伟昆小学时写的作文《我的理想》,是做电子工程师,进香港大学念的也是电机工 程。1968年进IBM之前,周伟昆并不知道IBM是做什么的,只是听他的教授说,IBM在聘工程 师,就试着去应聘了。

  周伟昆那天“运气不错”,经理正好有空,愿意和周伟昆谈一下。29年后的应聘 者要见周伟昆火昆可能都没有周伟昆当年的运气,“老实说,现在有人进来,要跟我谈一下, 可能要经过几十个人和他说,‘你为什么非要见我们总裁?’”

  周伟昆撞上了见经理的运气,但从此没了做电子工程师的理想,经理说,“我这个部 门不是工程部门,我要请的是程序员。你要不要试一下?”经理劝周伟昆试一下的理由是 ,经理本人也是念电机工程出身。

  周伟昆一试就感觉到,程序员是一个很开心的工作,“把一个程序写好,经过测试, 达到了目标,交上去,再写下一个,很有满足感。”当时,写一个程序,比较复杂的要一个 月,简单的要两个礼拜,周伟昆“一个月可以平均满足两次。”

  程序员周伟昆醉心于“我又做成功了,你看这个程序多快”;醉心于同事的程序出了事 ,他能帮忙找出原因;醉心于“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智慧”。

  程序员做了一年多,周伟昆开始升迁为第一线的经理、第二线的经理,当他做到第三个 年头的时候,已经当上了第三线的经理,负责五六个技术方面的部门,直接向总经理报告 。

  “并不是因为我特别聪明,是因为这个市场在成长。有需求,有生意,就有成长;有成 长,就带来了机会。”

  大家都有机会,为什么偏偏周伟昆抓住了机会?因为“我120%地投入。头两年,我是 公司加班最多的人。那时候机器很贵,白天,机器要给客户做运算,自己的程序做测试,只 有在晚上才有充足的时间。下班后,我要继续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点,然后在公司睡一觉,7 点钟回家刷刷牙,9点钟再赶回来,重新开干。”那时候大家对程序员周伟昆的评价是 “这个人很疯狂”。

三个月没卖掉任何东西

  当周伟昆正有滋有味地写着能够表现自己智慧的程序的时候,总经理却对他说:“你 要不要试试业务方面?”这个建议使周伟昆面临一个重要的抉择,这个抉择的代价是,要从 一个程序三线经理转变为一个普通业务代表,重新开始。

  周伟昆接受了这个挑战,“因为我要继续在IBM发展,要在这个行业干下去,只有懂得 业务,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商业人。而且,做大事,每件事情都先要把基础建好,每件事情 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另外,我还年青,胆子比较大,敢于重新开始。”

  擅长写程序的周伟昆,做业务头三个月一件东西也没卖掉,只有薪水,没有佣金,而 一年以后,周伟昆就凭着自己的业绩升为业务经理。如此看来,周伟昆在IBM学习用了2 0年,并不是因为他学得慢,而是因为他要学的东西太多。就具体事务而言,周伟昆学得 很快,比如跑业务,周伟昆仅用了一年就学到了经理水平。

  “我不是大学里面考一、二、三名的人不是聪明绝顶的人,也不是口才很好的人,更 不是别人很容易看到的星星。我只是一个很努力工作、很安静的人。在IBM公司,我得到了 肯定,经理鼓励我,这些使我觉得,我好像比我本来想象的好一点。这样,开始对自己有了 信心,这信心对我往后的发展帮助很大。”

  “另外,这期间我还学习了计算机,学会了怎样管人。在学校也想做班长,但没有机会 做。”

从总经理的立场考虑人事

  当周伟昆青云直上至销售主管的时候,总经理又找到他,对他说:“我们觉得你不错。 ”周伟昆嘴里连声道谢,心里想“是不是要加薪水?”但总经理是希望和周伟昆谈谈他的未 来,“你要不要试试人事部经理。IBM希望有机会提升的人,在不同岗位上都有尝试,使他 在做决定的时候能够了解别人怎么想。”

  别人回顾周伟昆的历史,说他在人事上又浪费了两年,而周伟昆却认为,那两年的人 事经理经历使他学会了识别、判断、寻找、请进比自己更聪明、更富有经验的人。“一个好 的人事经理,要能从总经理的立场上考虑人事方面的问题。”另外,“看到现在香港的骨干 、中坚分子都是我当时请过来的”,也是一件十分开心、得意的事。

  两年人事经理以后,周伟昆被调回市场部,负责整个市场的策划及每年的预算和 计划,“有点像计委,我当计委主任。”这期间,“我学会了怎样分割市场?怎样去攻市场 ?在每个市场上放多少人?怎样做好计划?怎样代表香港公司和总部谈,下一年为什么只能 成长15%,而不是16%。”

管比你强的人

  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人比自己强,但具体到某个人比自己强,却是很难说服自己承认,而 管好比自己强的人,可能很多人连想都没敢想。但周伟昆在IBM亚太总部做亚太总裁助理的 时候,学会了这些。“我过去的经验是管理能力比我弱的人,在这里我学会了管比我强的人 。”

  怎样管?“当一个人做到很高领导的时候,你只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找对人,把恰当 的人放在恰当的位置上;二是,把方向搞清楚,放手让手下去做。”周伟昆认为,这 两点现在还让自己时时受益。

  “一个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领导一定要有气量放手让比你有能力的人独立做事。这 句话很容易讲,做却是很痛苦的事,因为,第一我们习惯了自己做事情,第二手下做事的方 法,并不一定跟你的完全一样。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自己做事的方法也不是百分之百对,但 在当自己做的时候,一定是以为自己是百分之百对,否则你不会去做。对大学生我们可以按 照自己的理解教他做事的方法,他也会感激你。但当手下已经可以独挡一面的时候,特别是 实际上他的能力比你还强的时候,每件事情,你还要告诉他,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告诉他,‘你要这样做。’他就会觉得不舒服,他就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华,他就 会离开。”

  周伟昆管理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的秘诀是放手让他去做事,自己手中掌握着关键的数字, 防止山高皇帝远,出乱子。

  周伟昆在IBM亚太总部还找到了自己作为分公司出身的IBM员工的 自信。“一个在外资 企业工作的人,总会以为,总部的人高不可攀,他们很伟大,他们每个人都很出名,而自己 作为分公司的人只有听话的份。在亚太总部,因为我是总裁助理,很多时候可以拿着总裁的 令箭,让总部的人做这做那。渐渐地我发现,总公司的人也是人,我们也是人,大家是平等 的。他们有他们的经验,我也有我的经验,他们了解全球和IBM公司里的事情比我多,但我 对亚洲的了解比他们每一个人都多。树立和傲慢有区别的这种自信,对你学会怎样和总部打 交道会有很多帮助,因为这时你已经从思想上有了突破,知道了你和他们是平等的。所以, 我希望在未来几年里面,能把我们中国区的主管放出去,到总部做事,过自信这一关。”

怎样的公司经得起风浪

  周伟昆在IBM台湾的五年,是IBM台湾过去十多年里面最为顺利的 五年,公司营收、利润 、客户满意度、员工士气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进步。在台湾,周伟昆学 会了怎样全面地管理一 家公司,怎样和媒体打交道,把IBM说得更好,以及怎样和官员坐下来谈事情。

  周伟昆所谓“全面地管理一家公司”,是指一个公司的均衡发展,他认为,只有一个 均衡发展的公司才是一个经得起风浪的公司。不能单是看业务,不能业务挂帅,而是需要在 四五个层面上,很平衡地把公司稳步地推向前进。

  “客户方面,要让客户在需要计算机的时候,就能想到IBM,客户用了IBM计算机,下一 次还要用,就不会再想别家的;财务方面,一家财务不健全的公司,永远不会是一家成功的 公司;员工士气方面,要有办法不断地鼓舞员工士气,让他们每一天都在学习,并且有胆量 尝试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政府关系方面,要能让当地政府感觉到这家公司虽然是外资公司 ,但是它所做的贡献不会比一家本地公司少。中国从历史上就对外资有一份抗拒感,这个是 历史传下来的,无法改变,但还是有办法使政府慢慢认识到,公司只有两类,一类是对这个 国家有贡献的公司,其他的是另外一类。”

  “我可以担保,一家公司并不是每一年都一帆风顺,在不好的年份,如果人事方面和财 务方面追不上业务方面的成长,就会失控。”

危机和压力

  周伟昆认为,好的年份,谁当总经理都可以很开心,只有在困难 年份,在危机时刻,才能显出英雄本色。

  1991、1992年,是IBM最不成功的两年,而周伟昆领导的IBM台湾 却在这两年里取得了最好的业绩。

  周伟昆在这个关键时刻所做的事是:鼓舞员工士气。方法是向员 工说明,IBM在全球 出的问题,是整个产业转型期的问题;寻求政府支持;加强客户信心,避免客户因为IBM全 球有问题,对IBM台湾失去信心;多给媒体一些关于IBM台湾的正面消息,用以抵消一些负面 的国际报道影响。周伟昆成功地做到了这些事情,顶过了这次危机。

  周伟昆处理的另一个危机是裁员。“这件事我很少向外界讲,我不想把它放在履历表 里,用以说明我在裁员方面有经验,是我的长处。裁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裁员的背景是澳大利亚经济不景气,周伟昆要从所负责部门的1500人中裁员300人, 尽管很痛苦,被裁人员的生活可能就此改变,周伟昆还是必须对经理团讲“不裁员有可能 我们所有的人都活不下去”。接下去要做的事情是:确定谁去谁留;保留员工申诉的权利, 并尽可能在公司其他部门安排其他工作给他们。最后,请一家顾问咨询公司,和每个被裁员 工谈话,尝试帮他们找新工作,“这样做,可以让他们心里面好过一点,也能给他们一些帮 助。”

  这次裁员的所有事情三天之内全部完成。“如果你需要做这个决定,而你又不能很坚强 地做这个决定,拖下去,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关于压力,周伟昆说每时每刻都有,“每年11月底到12月这段时间,都有恐惧感,担 心是否能达到目标。因为,我们每年目标都定得挺高,每年都要冲到12月31号。特别是头几 年,我感到很紧张。12月20号以后,我太太就会抱怨说,‘为什么你好像坐立不安,随便骂 人。’”

  在周伟昆看来,每一年都相当于在黑板上写字,到12月31号晚上,就不准你在黑板上写 了,所以你要在不准写之前,拼命地写。但不管你写得多光辉,也不管你是多失败,1月3 号,这个黑板就会被擦干净,重新开始。

  以前周伟昆会把自己所承受的重负表现在脸上,“现在有压力,尽量不让别人看得到, 也不把压力带回家。医生说,把压力放在心里面,是最笨的方法。但我以为,把压力带到家 里,会把家人搞得都不舒服。”

51岁的长处

  周伟昆承认,以他现在51岁的年纪,尽管他以前是程序员,尽管他现在仍然在很努力地学技术,但“用Java写程序,绝对写不过我女儿”。可周伟昆认为,管理者 的技术水平只要能识破别人在撒谎吹牛就行了,并不需要比别人懂得多。

  51岁的优势在于,“不管计算机行业怎么变化快,都还是需要有一批很有能力的人帮助 年轻有为的发明家做管理。在未来,很多实验室的发明家会越来越年青,但也需要象我这样 年纪比较大的,把年青人想出来的东西商品化。”

  51岁的优势在于,“当一个新兴公司变为有规模的公司,必须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同时 需要吸引更好的人进来。计算机行业的确是一个年青人的事业,但我要有办法吸引更多优秀 的年青人来我们这个公司。我希望,新进来的员工前10年同样怀着学习的心情做事情。”周 伟似乎在说,虽然计算机业每18个月更新一次,是年青人的事业,但那更多的是就技术人 员而言,而对于管理人员,像他,仅学习一项就花了20年,怎么还能年青?

  因此,周伟昆认为一家公司应该老、中、青相配合。“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处,并 不是年纪老了,就要请他退休。”

  51岁的优势还在于有经验,“目前我希望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做多少生意,而是用我过 去的经验,把下一辈的人教出来。在我的经验帮助下,带出来十个、二十个人来。在三五 年内把经营队伍培养起来,建立起一支队伍,生意才能长久。创业者讲究单打独斗,像我们 这样成熟的企业则要讲团队合作。IBM是打群架的。”

****************************

采访手记

  对周伟昆的采访,像IBM RS/6000上运行的一段程序那样被安排得准确无误,难以更改 。

  正式采访时间是1998年11月19日下午1:45至3:00,在此之前,要用15分钟时间和IBM 公关部汤磊磊进一步讨论采访提纲,汤磊磊认为我们的采访提纲太过详尽,应该选择出10个 重点问题。

  采访时80%时间控制在周伟昆手中,所幸的是,周伟昆知道我们是什么性质的采访,这 种采访,周伟昆在“国内第一次看到”,但他在香港、台湾、澳大利亚见到过许多这样的采 访,所以,当周伟昆谈及IBM对所在国家的贡献方面跑得稍微远了一些的时候,就很自觉地 转回来说,“今天是谈我,不吹IBM。”

  周伟昆控制能力很强,尽管我们多次打断他对自己成长学习过程的回忆,试图在某些层 面上深入下去,但周伟昆总能用简短的话语,对付我们的分支问题,然后迅速转回对往事 的甜蜜回想。周伟昆像一个老练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给记者发问的时间始终被控制在能够 控制的范围之内。

  3:00到了。尽管汤磊磊一再看表,暗示采访应该结束了,但我们还是把采访延长了十 五分钟。尽管加上这短短的十五分钟,对于写出我们眼中的周伟昆仍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你 前面看到的基本上是周伟昆想向读者展示的自我,而不是采访之前,我们想看到的51岁年纪 和18个月速度冲突之中的周伟昆。

  周伟昆普通话说得很慢,但这比9年前他刚去台湾的时候,一句普通话不会讲强多了 。那时候,周伟昆用英文同员工谈话,记者招待会,也用英文。过了几个礼拜,周伟昆决定 学习普通话,他让人先把会议致词录在磁带上,自己对着录音一句一句地学。结果,周伟昆 那三分钟的普通话演讲效果很好,旁人给的评价是“他讲普通话像讲英文一样好。”

  在整理录音时,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周伟昆的控制能力,在一个半小时的录音里竟没有 一句过头的话,因此周伟昆也省去了文章成文以后修正的确认过程。周伟昆的普通话表达一 定没有广州话或者英语精彩,但他谈话很少使用英文字眼,他知道入乡随俗。

  1995年来北京,周伟昆认为,可以在这里闯一番天下,他把在北京的奋斗比喻成 “在一个没有人的海滩上走路,往后看,可以看到你自己的每一个脚印。”

  周伟昆喜欢和熟识的同事一起工作,他解释班底,解释一个主管过去会拉一批人过去 的原因时说,“那是因为默契。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没有时间慢慢把默契建起来。”“ 事先大家就互相知道性格,互相了解,讲三句话,就知道在讲什么,不需要再解释三十句。 ”

  周伟昆出生在湖南长沙,3岁时去了香港,现在“对湖南长沙的印象是零”。来北京3 年了,还没有机会去湖南,“希望明年有机会去看一看出生的地方是什么样。”IBM在武汉 有office,在长沙没有。周伟昆刚从武汉IBM office回来,但没有绕道长沙去看一看。故土 是故土,工作是工作。

  在IBM29年,周伟昆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事业,连“我老婆也是在IBM找到的”。29年的 印迹是明显的,周伟昆身上明显有着许多属于IBM的沉稳、经验以及 态度,29年成就一个IBM的周伟昆。

*****寄语*****

否定成功的虚弱

  周伟昆今天的成就,被有的人一句话就否定了——熬出来的;王 荣之300%的成长速度,也被有的人一句话就否定了─——他在亏损。

  在这个打心眼里不认可传奇、不承认英雄的时代里,许多人在忙于给每一个传奇寻找着 一个最微不足道的灰色原因。干得久而成功,是熬出来的;刚干就成功,是给他撞上了;过 去成功,是“时无英雄,竖子成名”;现在成功,谁知道他是不是第二个巨人;年轻有为, 是靠前辈栽培;老骥伏枥,让位给年青人会干得更好;在这方面成功的,在那方面并不突出 ;在那方面成功的,在这方面还不如我。

  这种否定成功的逻辑,源自骨子里不愿意承认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优秀。而周伟昆 不同,他在默默地学习怎样管理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并认为这是一 种管理经验,这是他的聪明。否定论者很虚弱。

  每个人都不是生而优秀,每个成功里都包含着机缘和客观条件的成份,但每个成功的 要素里决不仅仅只包含机缘和客观条件的成份,它一定还包含着未成功者所不具有的成份 ,一定蕴藏着未成功者无法企及的突破,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值得每一个未成功者认真学 习的地方。

  成功之前,大家可能一样地普通,但有的人成功了,我们就应该有勇气承认他在某个方 面取得了突破,然后向他学习,而不是让不服气的逞强蒙住了自己的眼睛。不承认成功的人 永远不会成功。

  35岁两次创业成功的苏启强一定不只是靠了吴铁的帮忙;33岁实现国产PC超越进口PC的 杨元庆,也绝对不是只一个前辈栽培就能够完全诠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