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英雄——影响中关村的50个人

叶龙代表

叶龙叶龙,男,1963年11月5日生,祖籍福建莆田,生长在福建省福州市。现任福建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书记。

  1994年1月,30岁的叶龙出任福建实达电脑集团公司总裁,经过半年的内部调整后,1995年初,叶龙等人抓住良好机会,成功地与当时全国打印机定点生产厂中规模最大的福建计算机外部设备厂实现“强强联合”,获得巨大成功。

  1996年8月8日,实达集团成功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为集团筹集资金两亿多元。1996年实达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叶龙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优秀青年创业奖、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1996年6月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34岁的叶龙1997年双喜临门。6月份,被选为十五大代表后,8月份,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鲜花又佩在了胸前。两个荣誉都难能可贵——十大杰出青年是对中国青年的最高评价;说起十五大代表,叶龙是整个计算机企业界唯一一个十五大代表。

  但9月10号晚上,我们抓住叶龙进京开十五大前的一个晚上,突击采访他的时候,少年老成的叶龙显得那样的荣辱不惊,不显山不露水,一派从容安静的样子。

荣誉对企业更重要
  叶龙得知自己成为1997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时候,正在和IBM的中国首席代表任培善谈合作。“我当时并没有太激动。因为1995年,我就入围过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前30名提名。

  尽管我现在很幸运,当选了十大杰出青年,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是认为,入围30名本身就能说明问题,前30名就已经算是很优秀的青年代表了。”

  “前30名以内,分不出高低。比如说,我和军人怎么好比?和工人怎么好比?和农民怎么好比?从哪个角度比?平凡的工作中,很难比。最后上工人?上农民?还是上企业家?可能和整个社会的背景有关,可能会有导向性。”。叶龙的意思可能是说,有没有十大杰出青年之名,他都依然是杰出青年,所以不必对名誉惊喜望外。

  叶龙是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七年以来唯一的一个福建籍青年,但他却认为,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以及十五大代表的荣誉“当然是对企业更重要”。

  “年初,福建省就要报我,我最开始的反应是希望不要报我,福建省再选其他人。后来有些同志对我讲,这对企业会有很大影响,也是企业的一个很大的荣誉。”荣誉果然使实达的见报率、知名度直线上升,这一段时间,叶龙会见了20多批记者。“但我现在成了我们公关部的最大的资源”。“我现在压力也很大,因为,有了这样的荣誉就容不得你半点的错误或者半点失误。我会正视这个压力,很快把它变成再发展的动力。现在,我已经不可能再让其他人来激励我,省委书记表扬我一下,就能激励我?董事长多给我一些奖金,就能激励我?不可能!但是,这两项国家的荣誉却是给个人的动力。国家都承认你了,这能使你更好地为企业做贡献。”

  关于叶龙为什么会在1997年被选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五六十个评委是怎样看重叶龙的。叶龙的解释是:可能我是“现代青年有能力把企业从零发展到非常大”的一个象征。短短9年时间,实达就从当初的16个人、25万资本,发展到现在净资本4.2亿元,2000人,这的确能够说明中国青年企业家会大有作为,而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企业家。

我很失望
  1984年,叶龙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分配到国有企业福建百灵计算机公司,做电脑销售员,卖IBMPC。他用三年多时间,从业务员做到了销售主管。

  1988年6月,25岁的叶龙和其他15名同仁共同创办福建省首批股份制试点企业——实达电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当时他任副总经理,主管销售。叶龙离开国有的百灵计算机公司,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当时的国有企业呆着没什么劲儿”,另外一个原因是想把科研成果变成商品。“百灵汉卡据说是中国第一块汉卡,1983年、1984年就研制成功了,比长城、联想汉卡都早,但因为当时的国有体制,没有办法把它做成产品。只能作为科研成果做一些展示,也做了一些小规模经营,但是,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商品来做,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做。所以当时做得很不好。我也做了百灵汉卡的推销工作,我和百灵汉卡主要的研制者们一样觉得很失望。当时大的社会背景是鼓励年青人‘下海’,我们就成了第一批的‘下海’者。

  叶龙没有想到实达会有今天的成就。“当年我和董事长保证说,我有把握做到集团总营业额1个亿时,我已经觉得口气很硬了,但和今年实达销售将达到20个亿相比差了20倍”。

  但叶龙他们当时的眼光还是看得很远。“当时我们就决定做产业、做品牌,不是做贸易。当然前期一两年也做了一些贸易,是以贸易养技术。我们认为,有自己的产品,才能够未来长期发展,才能够有更大利润。”。中西文终端就是在这种决心下开发出来的。

  下海和在国有企业的最大区别,叶龙感到是责任感更强了,个人的压力更大,责任更明确。一直从事营销工作,并以营销管理走向成功的叶龙认为,自己做销售工作成功之处在于“做客户比较真诚,给人留下的印象不错,能够保持长期的关系。销售的主导思想是共同发展,不是想宰客户或者蒙人家。能让客户认公司的品牌,也认我这个人。”或许是认为自己并不怎么放得开,叶龙认为“放得开”的销售员,并不是到哪里都“吃得开”。叶龙欣赏肯用脑子的推销员,他给推销员讲课说,“客户有各种类型,所以,销售人员应该能扮演各种角色。优秀的推销员要能用脑,用心,并不是说你肯跑,肯磨嘴皮,有比较活跃的性格就是一个好的推销员。”

  叶龙说实达创业当年是用精神打动用户。“当时实达是很小的公司,没有知名度,没有品牌可言,而且,实达当时的身份很不明朗,我们不是纯粹的国有股份制,我们有员工持股,所以,人家问:‘你们是个体户,还是什么?’,有一段我们公司的营业执照是写全民与个人联营。股份制在当年很难解释。我们申请中西文终端的生产许可证,用了一两年时间才向上级解释清楚。”

  叶龙们的成功应该还和他们最先主动出击,树立服务用户的思想有关。1989年至1993年,叶龙平均每年在外出差200天以上。“我们经常是白天去客户那边联机,去给客户介绍。用户觉得哪里不行,晚上技术人员就加班改,彻夜加班。第二天又把机器抱到用户那里去,用户都惊讶‘你们怎么反应这么快?’。在当时市场经济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企业的业务员都是坐在家里等销售的比较多,没有谁很勤奋地跑到客户面前,根据客户的需求,马上给你改。我们当时很辛苦,用自行车载着终端,当时终端比现在大,或者是乘公共汽车,那时候很少打车。”

起码能把实达发展成中国一流企业
  叶龙1994年1月出任实达总裁。此刻他刚刚过了30岁生日。他用半年时间稳定住了实达,他说是靠实达职工配股的体制,靠实达人团结一心度过难关的。叶龙一上任,就为实达确立了近期、中期、远期三大目标:近期目标是成为福建省第一流的企业;中期目标是成为中国一流的企业;远期目标是成为比较知名的跨国企业。今天,叶龙坦言自己起码能够把实达发展成中国的一流企业,能够成为一个100亿元销售额的企业。“如果能做成,应该说是我对实达最大的贡献。”,看来,叶龙并不满足于把实达今天所取得的业绩看成是他对实达的最大的贡献。叶龙认为他已经对实达做的贡献是把实达导入了规范的管理,从人治慢慢地导向法制的过程。

  叶龙的得意之作是1995年和福建外部设备厂的强强联合。早在1994年10月底,叶龙就把目光瞄向了以生产打印机闻名的福建外部设备厂。这是一个纯国有企业,而且当时的经营还不错,年利润300万~500万元。兼并一个亏损企业容易,联合一个盈利企业太难。叶龙要说
服的对象有:该厂的厂长、福建省、电子部。叶龙说服他们的中心理由是“国有企业早改制比晚改制更有优势”。凭着叶龙的努力劝说,实达没有花一分钱,只是扩大了股份,就拥有了企业发展的第二个支柱产品线打印机。而打印机产品并入实达后,当年就实现利润200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5倍。叶龙认为,这就是体制改变的力量,体制能使效率提高,成本压缩,管理费用降低。

  和福建外部设备厂合作的成功,使叶龙更加醉心于资本市场的运作。“像实达这样的一年运作资金量在10个亿,2000个人的公司,仅仅是产品经营,而没有资本经营的话,不可能在大的基数上再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仅产品经营能达到30%~50%的增长,已经了不起了。因此,只能产品经营、产权经营、资本经营三者并举,才能够做到100%的增长。当然,这其中产品经营是基础,没有产品经营就没有资本运作的空间。”

  资本经营理念使叶龙的眼光不仅仅停留在自己企业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上,而是瞄向了现成的一个队伍、一个市场、一个产品上。“你可以整个地把人家端过来,当然,你要使人家更有前景,给人家解决资金问题,解决机制问题,解决品牌问题。”这是花钱买时间,是企业迅速做大的捷径。

  叶龙自认为管理上比较民主。谈到现在计算机企业界的风云人物和个人魅力,叶龙认为,“各个企业的领导风格有一个历史的延续性,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同时和各个领导人性格也有很大关系。我并不觉得哪种比哪一种更好。但是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特别是像计算机这样的变化非常快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个人还比较倾向于比较宽松、比较民主的气氛,民主决策可能会更少出现决策上的大失误。这几年实达决策小的失误也有,但大的失误基本没有。民主决策在整个程序和运作上处处把关,能消除因为个人好恶造成的失误。

  “决策要民主,执行要高效”和“民主决策,权威管理责任”是叶龙的管理经验谈。叶龙所谓决策民主是大的投资、大的基建、大的产品方向、大的市场政策、大的人事方面要民主,要向议会制一样,个人都有个人表达的权力。但具体操作方面,叶龙则充分授权,因为叶龙清楚“在某些方面副手比我强。”

  叶龙把今天的成功归功于机遇。“1994年初,实达给了我这个舞台。当然,我也相信,其他人可能也做得不错,可能比我做得更好,但是从当时的情况判断,我做得好的可能性更大。但是若这机遇提供给别人,我可能就没有今天了。”

实达要抢这两三年
  已经使实达驶上发展快车道的叶龙还是认为,虽然自己现在千头万绪,但当前最迫切的任务还是“上规模”,“实达的规模还不够,整个块头,整个船的规模还不够,还不能抵挡外国大公司和国内一些大的公司的影响。如果实达再大一些,年销售额100亿以上,利润更高,资金更充裕一些,就会更有些战斗力。”叶龙之所以要只争朝夕地迫切希望把实达做大,是因为叶龙觉得实达所拥有的快速发展黄金时间已经不多。“实达要趁其他国有企业的机制还没有很活的时候,抢这两三年,把实达抢成更大规模的公司。再过一两年上市的公司就多了。实达上市公司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比如说,我们的对手湖南计算机厂,它现在也上市了。所以,我们要抢。规模大了以后,实达才会更有发言权,更有优势。所以,这两年我们要拼一下,即使我们已经经历了三年的高速发展,从6个亿、12亿,跳跃到20个亿,我自己也知道,按正常的经济规律应该有一年的调整期,但是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大踏步发展。边发展边调整。

  “我们现在有资金,可以收购。但等国有企业都把机制改过来以后,你还有机会收购它么?”“另外,复关在即。复关后国际知名品牌都能自己销售了。我们有些代理合作项目,那时,我们还有没有优势?或者他觉得我们还有没有优势值得他们和我们合作?这都是问题。所以,我们要趁这一两年还是很有利的时机,能够抢一两年,迅速提升自己的优势。等我们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再来考虑调整,再来更多地考虑企业的管理的问题。”对于实达迅速做大,叶龙心急如焚。

  实达做PC就是要抢势。“以前我们做终端,做打印机,做其他外设都是非主流产品。我一年的利润1个亿,并不比前两三位的大公司少。但我们的影响力太小。在计算机行业,我们只是附属,不是主流。实达PC应该是实达的主流产品。实达要成为电脑的综合厂家,成为销售系统的公司。实达9月推PC,10月推出自己品牌的UPS,年底推ATM,明年系统集成也要大大发展。如果这些做不成,我们会很失望。”

*************************

采访手记

  1997年9月10日下午,我们和叶龙及其助理谷培坚一直保持着热线联系,以商定采访的时间和地点。因为叶龙开十五大会议,不便四处走动,而我们的采访又是在他来北京开十五大之前就提出的,所以,叶龙也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只好商定,再商定,怎样挤出时间,安排采访。最后终于敲定晚上6点30分在保利大厦共进晚餐,然后谈到8点30分。

  听说只能谈到8点30分,张永捷就建议抓紧时间吃饭,并第一个把饭吃完。叶龙看我们迅速地‘解决了战斗”,自己也吃得非常仓促。最后是,叶龙的副手继续陪《中华英才》的记者吃饭,我们找个僻静的地方开始正式采访。

  叶龙是一个很合作的人。

  叶龙性格偏内向,说话不紧不慢,不容易激动,一副安静从容的样子。但言谈举止之中却也透着总裁的气度、果敢和“杀气”。让人不会因为他只有34岁或者沉默少言、较少慷慨陈词而小视他。在我们面前叶龙是一副老成的样子,但他和他的副手之间却不时地流露出熟悉的随便。

  叶龙解释自己少年老成原因是:“我在上海交大上学时,班上35个人,我是最小的一个,16岁多,不到17岁,同学都比我大二三岁,他们都很成熟了,所以,我也必须尽早老成起来。”

  叶龙的内向是在上了高一之后,高一之前,叶龙说自己“很淘气”。做了总裁之后的叶龙刻意地慢慢开放了一些自己,但他总体还是一个爱静的人,“现在要做公众人物,必须逐步适应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听说福建台和福州台这两天时常有我的形象出现,我也不知道公众是否接受。”,看来,叶龙还是很在意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作为一个领导者,叶龙认为内向并不是什么缺点,“安静有助于思考。”

  叶龙有自己的风格。

  叶龙不喜欢把话说得很绝对,他总是很历史地看待问题。“多元化发展对有些企业适合,对有些企业不适合;个人魅力管理对有些企业适合,对有些企业不适合,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地分析问题。”

  叶龙很少看历史书,也不愿意回顾过去,所以,采访中,叶龙没有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我愿意讲未来”,“我们有个同事曾经有一段时间老爱讲过去,我就对他讲,‘你这么年青就爱讲过去,说明你没有进取心,对未来没有挑战性’”。

  叶龙认为,前任总裁和他刚加入工作时的经营部的主任,对他影响较大,“但影响没有深刻到完全改变我。”

  叶龙对书籍寄予的希望不高。“有一点启示就不错了”。《一分钟管理》是叶龙唯一提起的一本管理方面的书。

  叶龙是学计算机的,但他却更擅长营销、管理和资本运作。提起资本运作,叶龙少有地有些兴奋,振振有词。叶龙说:“大学学什么并不重要,打一个基础而已。”

  由于工作忙,叶龙现在两三个星期才打一次网球,完全是锻炼需要。叶龙说,现在自己压力很大,但还没有大到1994年实达生死存亡的时候。叶龙说,他个人很顺利,很幸运,实达也很顺利,很幸运。

  这就是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