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英雄——影响中关村的50个人 宋朝弟观念
1978~1983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哈尔滨电工学院任教三年;1986~1989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激光物理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89年放弃了出国留学机会,开始中国教育软件的探索之路。
科利华现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教育软件公司,其开创的教育专家、技术专家、教育主管部门三结合的软件开发模式,被业界称为科利华成功的秘密武器。由于科利华的成功和影响,更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中国软件市场的“决定性力量”之一。 宋朝弟对同我们谈过去的成功没有丝毫兴趣,他回避讲述我们惯常记录的曲折传奇和动人故事,他的理由是,过去既不精彩,也不重要,唯先进观念最重要。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 “高速度和软件的非物质性是我们采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思想方法解释软件世界的理论基础。软件和信息的世界体现为波粒二相性,其物质性较弱,因此这个世界不遵循牛顿力学原理,符合量子力学不连续、跳跃和不可测原则。” 宋朝弟论证软件世界的不连续性,使用了微软发展的例子。“如果软件的发展是连续的,那么就没有今天的微软,就没有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牛顿的社会中,大家认为发展是渐进的,不可跳跃的。今年比去年增长30%,明年再在今年的基础上增长30%,这种渐进的结果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但软件是跳跃的。” 的确,五年之前谁听说过Netscape,它今天能使微软伤透脑筋;两年之前,谁听说过Yahoo,而现在每一个时髦人士都不敢说自己没有用过Yahoo。 因为软件世界的发展是跳跃的,所以宋朝弟无法预测CSC的未来。“照传统观念,如果我不宣布一个对明年的预测,人家会说我没信心。” 但“软件企业的销售额和它的利润高低直接取决于市场需求,和生产过程没有多大联系。只要市场有需求,软件可以无限制地复制。而在牛顿工业化的物质世界里,发展和生产过程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电视机生产,即使现在市场突然增加了一百万台的需求,你能生产出来吗?你一时生产不出来!物质的生产是不可跳跃的,它一定是连续的。我们可以预测长虹明年的最大产量,因为它的生产线是一个定数。但软件不一样,我们就怕没有需求,一旦我们找到了一个好办法把需求刺激起来,一个晚上,光盘生产线可以压出十万套软件,如果是卖使用许可证,只要签一下字,就可以生产出无限多个。” 软件的生产过程可以跳跃,那么决定软件产量的市场能不能跳跃呢?如果市场是不可跳跃的,那么软件的发展也不可跳跃。 宋朝弟一贯的观点是:软件市场不是一步一步开拓的,而是可以跳跃的。“市场不是今天10套,明天20套,后天40套,因为需求不是连续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产生一个好想法,一下子就把需求打开了。举例来说,前不久,我们推出考大学有保险促销方法,售价一千八的软件一天卖了一千套,很短的时间内卖了一万套,跳跃了。这个跳跃点来自于一种灵感,一种策划。而灵感和策划是不连续的,是跳跃的。” 盗版也是造成软件企业发展不可测的因素之一。“一个很好的软件突然被盗版了,想好的是10个亿,一下就变成了一千万。物质产品的‘盗版’也存在,但假冒伪劣的模仿也是渐进的,不可能把你的市场一下子冲消掉,而盗版可以在一夜之间让你的市场全部没有了。”所以“做计划,其实没有意义,只要坚信社会在向信息化进步,方向是对的。在前进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调整自己步伐就行了。” 所以,“在软件企业只能有规划,不能有计划,所谓的规划就是一种笼统的感觉。” 观念大于一切 但“有资金,没观念,资金可以消耗光。没观念引导,可以做成一个好产品,但第二个产品不一定好。没有共同观念的队伍,待遇好时,能凝聚一批人,但总有遇到困难、遇到波折的时候,那时,队伍还能挺得住吗?”“在传统牛顿的认识里,过去决定将来,历史能告诉未来,但90年代以后,已不再是今天具备了什么素质,明天就一定会有什么结果。决定论认为,从开始就有结果,这都是牛顿的东西,量子力学不谈这个。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火花,是没有因为的。我们企业的进步不是由过去决定的,而是我们每一天都在进步。” 宋朝弟的机会观和世界观紧密相连。“当很多机会和你现有的观念矛盾、冲突时,你不会觉得它是机会,但你若换个角度来看,你就会发现它的确是机会。不要埋怨周围的环境不好,不要说自己命不好,没赶上机会,换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你马上就会发现,你面临着很多机会。你的思维一旦改变以后,你就会发现你的能力加强了,你几天就能起来。人不前进,是自己束缚了自己,不是自己能力不行。” 宋朝弟对大学所学知识本身持否定态度,“我们在大学里学的知识本身一点价值都没有,只是学到了一种信心和方法。因此,不论你选哪一个学科,都能搞管理,都没有问题。管理跟管理学本身没有关系,因为我可以学习,而且知识在不停地变化,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知识生成,生成的速度远远超过原来所有知识的总和。怎么办?你只能是不断地去学,跟上这个步伐。” “人必须主动地挖掘自己的意识,去感受社会的变化,这最重要,而不在于经历;你经历得再坎坷,再辉煌,再崎岖,都没有用,没有观念指导,下一步还是不知道怎么走。” 抓住灵感 “为什么你没有把灵感固定下来?观念在起作用,没有先进的观念指导,你总觉得自己产生的灵感有些虚,不可思议,就不往下想了,更谈不上抓住,其实灵感就是那些不可思议的东西。” “落榜赔款”和“上大学有保险”都是刺激CSC跳跃的灵感。让我们听宋朝弟细说这个灵感的产生。“你的用户不懂计算机,听不懂软件,讲演也不爱听,你的软件再好,他也理解不了软件好在哪里。但用户可以懂他懂的东西。家长最懂考大学,所以,你只要能让家长相信CSC能确保孩子上大学,他就会买你的软件。家长买CSC家庭教师不是在买这个软件本身,而是在买孩子上大学的希望,这个希望每一个家长都有。怎样保证家长相信你呢?你要向他承诺考不上大学,赔款2000元,家长一听就动心了,他们会想,不管真假,敢这么说,就说明这东西也许有用。今年,我们更进了一步,有保险公司担保你上大学,和CSC没有关系,更可信。” “最新的灵感比什么都重要,比经验重要多了,千万不要被我们的经验所束缚,我们经常把我们最成功的经验否定掉,不要它。” 科学与艺术 有鉴于此,宋朝弟认为,软件企业的管理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传统工业化社会的零缺陷管理,末日管理讲究控制、限制,上下级关系分明,有层次,有责任。软件企业的财务部门、生产包装部门还是要延续这种管理。但在需要创意的地方,要为大家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大家有创造的欲望,有坐到那儿就能产生灵感的欲望。引导大家去思考很多问题。思考到一定的程度,火花就能冒出来。 “在软件部门,不能有很多规章制度,这不行,那不行,什么都不行,怎么创造?!什么都行,只要你敢失败,敢承认失败,能吸取失败的教训,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就随便失败,一定要让你试一下。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客观地判断自己的对错,不能错了还死不承认。在软件行业当中,很多事情是不可测的,谁也预料不出来,所以,错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恰恰是通过错学到的东西,可能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宋朝弟坦言自己经常出错,“我每一步都可能错,但我马上就能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方向走,随时准备调整方向。你只会直着走,肯定会犯错,要不断地调整,这样错误才可能减少。” 怎样跨越悬崖 1993年12月,宋朝弟突然来了为家庭做一套2000元软件的灵感。公司10多人开始论证,会议从下午3点一直开到第二天早上3点,除了宋朝弟,所有人都持否定态度。理由是,家用电脑不普及,2000元的价位家庭承受不了。此时,宋朝弟对他的副总们说,“你们能不能就说行,我的决心已经定了,不行也得行。因为明天你们大家就要出去安排家教软件的各项工作,开发人员若都是带着你们的这种不行意识,当然做不出好的产品,也不会努力去做。”CSC电脑家庭教师就这样被坚持下来了。如果当时不坚持,就没有家教这个软件,“决策是少数人的决策,因为大家不是在同一个观念下看问题。” 1991年,做校长办公系统也是这样,宋朝弟们满心欢喜地和101中学的校长聊了一个下午校长办公系统该怎么做,临走校长送给宋朝弟一句话,“五年以后再做吧,不着急。” 但宋朝弟坚持立刻就做,第二年,就取得了成功。 宋朝弟认为,用中庸之道解决高瞻远瞩和脚踏实地之间的矛盾时,所采取的办法是,在脚踏实地和高瞻远瞩之间取一个平衡,或者脚踏实地做得好一些或者高瞻远瞩做得好一点的方法,没有丝毫可取之处。宋朝弟的方法是,当高瞻远瞩的时候,真正看得很远,很有远见。回过头来,做一件具体事情的时候,又不受任何干扰,把具体事情做得很好。只脚踏实地的人只是一个好的员工,只会高瞻远瞩的人只是一个好的侃爷。 我们需要竞争对手 中国的财务软件,有100多家往里轧,用户感觉到是使用财务软件的时候了。我们希望有20多家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同时炒家教市场,不希望小公司的低劣产品把家教软件的口碑做坏了。” 宋朝弟大方地邀请竞争对手参与竞争,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实力有充分的自信。“CSC有70多位教师组成的教研中心,如果竞争对手没有一个由优秀教师组成的教研中心,就不要想和CSC竞争。教育软件不仅是软件,是教育,软件只是一个载体。只有教育内容好了,才可以说是一个好软件。不在于你软件做得多么好,一定要有教育内容的保障,一定要有一批优秀的教师,而且这一批优秀的教师还要带有全身心的投入和责任感,才可以把内容做好。现在很多企业聘兼职教师做家教软件,采取“我给你钱,你就去做这件事情”的方式。在教育上,在精神上,钱是不管用的,只有当人全身心地去追求的时候,才能做好,仅仅用钱交换是做不出好题来的,大家会应付你。” 另外,“在设计指导思想上,如果不能深刻体会用户的需求,理解教育软件的本质,没有突破,你也只能跟着别人走,成不了大气候。” 宋朝弟有过竞争取胜的经验。“校长办公系统是我们1991年做的第一个产品,1993年底面临着一个激烈的竞争,来了20多家,都在教育报上打广告,那时候,教育报的广告都排不过来,天天都是校长办公系统,这时,学校能感觉到,上校长办公系统是时候了。市场起来了,而这时,我们有杀手锏,1993年5月1日,我们推出了一个特殊政策——买软件送硬件,一下就卖了一千套,别人根本就卖不动,等他们也跟着卖软件送硬件,已经来不及了。” ************************ 看着我们云天雾地、满脸困惑的样子,宋朝弟安慰我们说,他当年开始学量子力学的时候,也非常痛苦,“我带着牛顿力学的假设,去看所有量子力学的结果,这怎么可以呢?完全想不懂,气得直跺脚,也不想学习。终于有一天,下决心先无条件地接受它,突然眼前一亮,全理解了。” 宋朝弟的意思是说,接受新观念之前必须先放弃旧观念。“如果你不改变思考问题的方法,你不会成功。还用牛顿力学解释量子世界问题,你再聪明都没有用。” 科利华公关经理刘恒亮说,宋朝弟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一出道就是总裁,没有任何的拜师学艺的过程。宋朝弟的成长过程证明了他和他认为的软件发展模式一样具有跳跃性。 没有从师傅那里学到秘技的宋朝弟,只好从自己学了多年的物理学里面寻找灵感和观念。“我在科大学物理,在大学教物理,又在清华学物理。所以,建立物理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自然而然的事。除物理以外,我没有别的工具,我只能用物理学来研究这个世界,用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来研究我们的企业、市场和我们这个行业。” 宋朝弟认为,自己身上既有物理学要求的投入和严谨作风,又有物理学要求的创新精神。 “所有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都是敢说‘不’的物理学家。我是一个非常敢想、有点反叛精神的人,但我也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我敢想很远的事情,很大的事情,很没影的事情,但是我在做一个具体事情的时候,我也能做得很细,能感受到任何一个细节。” 宋朝弟的日常工作遵循量子力学的不连续性。“我非常不规范,没有‘八点半’的概念,也可能一天不来上班。我每天花很多时间看电视、看报纸、看杂志、看书。拿着笔做笔记。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业余生活。好的灵感多数是凝神看电视和半梦半醒之间产生的。”宋朝弟坚决不让日常的事务性工作破坏了他能产生灵感的自然状态。宋朝弟要求自己时刻保持敏锐的目光,保持头脑的激发状态,像猎人一样随时随地捕捉周围出现的一切机会。 宋朝弟对社会、对人生持积极的态度。“我不认为什么事情不行,我很少说‘不’,我都是往上说,我都是升调。别人认为某个产品大投入地推向市场收不回来钱,我说没有问题。别人老怀疑自己被骗,我说没有人骗你。别人感觉到有人在说他坏话,我说没谁说你坏话。我愿意正面思维,我不愿意反面思维。我不要怀疑社会,怀疑别人,怀疑前途。” 宋朝弟特别看不起遇事犹豫不决的人。“有些做软件的公司不是没有钱,老是等着看,看什么呀,其实有些东西是只能感受到的,干吗一定要看得那么明白?”宋朝弟600元起家,第一年挣了5万块钱;第二年拿这5万元,挣了50万元;第三年,拿这50万元全部投入挣了500万元;第四年,拿这500万全部投入,挣了1500万元。 这就是要和自己的软件一起跳跃的宋朝弟。 *****寄语***** 开拓思路 故假设不同,观念不同,在此指导下的实践也不会相同,所以假设是基础。宋朝弟把软件假设成属于量子世界,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一、软件的物质性较弱;其二、软件在以100%的加速度高速前行。 人类爆炸了原子弹,所以人类反过头来承认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假设是正确的。宋朝弟还没有爆炸他的CSC核武器,所以,宋朝弟的观念现在不可能被很多人理解。但即使是这样,宋朝弟把软件列入量子世界,借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对之进行分析,提出软件和软件企业的发展具有跳跃性、不连续性、不可测性和非因果性的观念,还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关于软件的跳跃性、不连续性、不可测性和非因果性的观念,必然会导出强调主观能动性,藐视困难的实践;必然会坚信“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样的实践可能会大成功,也可能会大失败。但即使是成功和失败各占一半,目前疲软的中国软件业也需要这样“偏执”地奋力一掷,来刺激一下。 万马齐喑究可哀。
|